邵东非遗:绽放迷人光彩

6月11日是2022年“文化和自然遗产日”。当天,邵东市非物质文化遗产宣传展示活动在昭阳公园举行。人民的非遗,人民共享。赢得了现场诸多市民的参与互动和由衷夸赞。
为进一步提高人民群众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意识,传承、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营造非遗保护良好社会氛围,在做好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的前提下,在中共邵东市委宣传部的指导下,邵东市文化旅游广电体育局于2022年6月11日“文化和自然遗产日”前后集中开展线上线下非遗宣传展示活动。
为进一步提高人民群众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意识,传承、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营造非遗保护良好社会氛围,在做好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的前提下,在中共邵东市委宣传部的指导下,邵东市文化旅游广电体育局于2022年6月11日“文化和自然遗产日”前后集中开展线上线下非遗宣传展示活动。

花鼓戏展演

非遗项目展演
线下活动丰富多彩,6月11日的昭阳公园花源广场热闹非凡。发送《非遗宣传单》;非遗项目展览;汉服表演《佘湖山遐想》;演唱歌曲《家乡的豆腐》;播放非遗视频;花鼓戏《打鸟》《柜中缘》《屠夫状元》等非遗项目展演。同时,为激发非遗活力、创造美好生活,乡村振兴、非遗同行,配合第三届湖南“非遗购物节”,举办了邵东市首届“非遗购物节”。支持各实物店、各电商平台依托已有非遗资源,搭建非遗产品线上线下销售平台,推动非遗产品销售。在昭阳公园的活动现场,与人民政府主办、文化旅游广电体育局承办的“爱我湖南·‘湘’约邵东2022年湖南人游邵东暨旅游消费季活动”相给合,布展和销售邵东黄花菜、佘田桥豆腐、佘田桥王氏豆沙粑粑、“棕编”工艺品、简家陇扎菜、红薯粉丝、地瓜干、羊牯老一号纯茶油等,丰富了市民的“菜篮子”,引来了“舌尖上的诱惑”。连接现代生活,绽放迷人光彩。
线上活动也是精彩纷呈。在邵东市文化馆网站及公众号分三批次展示2个省级非遗项目宣传视频:邵东木偶戏、邵东花鼓戏;6个市级非遗项目宣传视频:邵东傩戏、邵东扁担戏、邵东洪桥祭祀、邵东祁剧、邵东中湘刘氏武术、邵东手狮舞。以飨全市人民。
线上活动也是精彩纷呈。在邵东市文化馆网站及公众号分三批次展示2个省级非遗项目宣传视频:邵东木偶戏、邵东花鼓戏;6个市级非遗项目宣传视频:邵东傩戏、邵东扁担戏、邵东洪桥祭祀、邵东祁剧、邵东中湘刘氏武术、邵东手狮舞。以飨全市人民。

志愿者发放非遗宣传资料

非遗展览

棕叶编织

王氏豆沙粑粑
推开历史大门,追溯昭阳记忆。领略民族魅力,彰显非遗风情。据悉,自2006年6月至2022年6月,邵东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项目21个,其中省级2个、市级6个,县级13个:邵东坝上长龙、邵东车马灯、邵东毛狮舞、邵东木根雕技艺、邵东黄花菜制作技艺、邵东佘田桥豆腐制作技艺、邵东仙槎桥菜刀制作技艺、邵东仙槎桥剪刀制作技艺、邵东仙槎桥剃刀制作技艺、简家陇扎菜制作技艺、邵东太一武术、曾氏铁铺制造技艺、邵东大羊草龙。近三年挖掘、整理、正在申报之中的项目有“白鹿锣鼓”“佘田桥王氏豆沙粑粑制作技艺”“邵东棕叶编织技艺”。建立7个非遗工坊、5个非遗村镇、3个非遗街区示范点。挖掘、搜集、整理非遗项目80余个。全市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24人,其中,省级1人、市级5人、县级18人。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人类“活化石”,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是民间文化的“活瑰宝”。让传承的生物链弥久长新,令这些古老而又美丽的文化在新时代的昭阳热土上焕发出夺目的光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