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暨2021年“文化和自然遗产日”邵东市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展览展示活动

我们邵东市文化底蕴深厚,“非遗”保护成果显著。截止2021年6月,我市共调查近70个非遗项目,成功申报各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代表性项目21个。现有省级非遗保护代表性项目2个:邵东木偶戏(2009年)、邵东花鼓戏(2016年);市级非遗保护代表性项目6个:邵东傩戏(2008年)、邵东扁担戏(2010年)、邵东洪桥祭祀(2010年)、邵东中湘刘氏武术(2019年)、邵东祁剧(2019年)、邵东手狮舞(2019年);县级(邵东市)非遗保护代表性项目13个:邵东坝上长龙(2015年)、邵东毛狮舞(2015年)、邵东木根雕(2015年)、邵东车马灯(2015年)、邵东黄花菜制作技艺(2016年)、邵东佘田桥豆腐制作技艺(2016年)、仙槎桥菜刀制作技艺(2018年)、仙槎桥剪刀制作技艺(2018年)、仙槎桥剃刀制作技艺(2018年)、简家陇扎菜制作技艺(2019年)、邵东太一武术(2019年)、邵东大羊草龙(2019)、曾氏铁铺传统技艺(2019年)。我市现有省级非遗代表性传承人1人,市级(邵阳市)非遗代表性传承人5人。县级(邵东市)非遗代表性传承人18人。
省级非遗项目邵东花鼓戏展演
及非遗宣传展览
活动时间
6月12日 上午9点30分-11点30分
下午2点30分-4点30分
活动地点
邵东市两市塘街道云山村


邵东花鼓戏是在民间歌舞说唱基础上形成的地方戏曲剧种,是湖南花鼓戏中职业戏班成立最早,表现形式最具特色,传统剧目保留最多,在全省乃至全国影响较大的主要流派。其浓郁的生活气息和载歌载舞的表现形式,诙谐、活泼、清新的艺术风格,深受广大人民群众喜闻乐见。300多年来,广泛流行于湘中、湘西南和滇、黔地区,是三湘大地上的一朵“戏曲奇葩”。
邵东花鼓戏的形成由初期一旦一丑的对子花鼓发展成“三小戏”,清末民初,逐渐进入“多行旦”阶段,步入剧种形成的成熟期。邵东花鼓戏的表演与音乐风格属东路流派,其唱腔丰富、曲牌众多,独具艺术特色,形成了以川调类、牌子类和小调类三种声腔融合一体的音乐体系,有些曲调已具板式形态。
邵东花鼓戏艺人先后继承、整理、移植和创作大小剧目300多个,一批优秀剧目被湖南省音像公司摄制、播放和出版发行。闻名全国的邵东花鼓戏《磨豆腐》《打鸟》《摸泥鳅》《炉火更旺》《金钏会》就是其代表,其中《磨豆腐》《装灶王》等还几度晋京向中央领导汇报演出,《金钏会》由潇湘电影制片厂拍摄成电影面向全国发行放映,后期创作的《山野曲》作为湖南优秀地方戏剧种参加“全国首届地方戏展演”荣获大奖,2012年创作演出的《阳雀》荣获“湖南省笫四届艺术节金奖”。
2016年,邵东花鼓戏申报为湖南省第四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
省级非遗项目邵东木偶戏展演
及非遗宣传展览
活动时间
6月12日晚上7点30分-9点30分
活动地点
邵东市黑田铺镇观音阁村清云祁剧传习所
木偶戏是一项古老的民间表演艺术,业已有2000多年的历史。木偶戏始于汉朝,兴于唐宋,盛于明清。我国的木偶戏主要有“杖头木偶”“提线木偶”“布袋木偶”三大类。邵东市主要有“杖头木偶”和“布袋木偶”。
“只咫地万里山河,倾刻间千秋事业。”邵东木偶戏以湖南民间传统的短把举杆类的杖头木偶戏为主流,是一项集多种艺术门类于一体的双重表演的手工操纵艺术,既具戏剧的特征,又具表演的艺术,富有很高的艺术价值和独特的表演技巧。邵东木偶戏在“文化大革命”前主要分布区域是:杨桥镇杨新村以龚日升为班主的木偶戏“清武班”;黑田铺镇坝上村以李初阳为班主的木偶戏“清云班”;火厂坪镇瓦塘村以肖光华为班主的木偶戏“武林班”等30多个班子。主要演出活动区域是:邵东县、双峰县、娄底市、邵阳市、衡阳市、永州市等地。
2009年,邵东木偶戏申报为湖南省第二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
市级非遗项目邵东祁剧展演
及非遗宣传展览
活动时间
6月12日晚上7点30分-9点30分
活动地点
邵东市黑田铺镇观音阁村清云祁剧传习所
以“邵东市清云祁剧团”为代表的“邵东祁剧”,自1892年第一代班主李大湘创立以来经历了130多年。其融永河派(永州祁剧)与宝河派(邵阳祁剧)为一体,开创和形成了邵东祁剧流派。
邵东祁剧清云班,在传承古老的祁剧中不仅保持了在唱腔上剧种所具有的高亢、动听、优美的表现形态,在器乐伴奏上坚守了“三大件”(京胡、京二胡、弹拨)为主要器乐的特征。加上吹奏乐器的伴奏(大、小唢呐),从而凸显了祁剧音乐的粗旷和雄壮,现代器乐(电声乐)的加入更让古老的祁剧音乐在传统的艺术表现上更具现代感和听觉冲击感。“邵东市清云祁剧团”位于邵东市黑田铺镇坝上村,2020年11月,以团长李鲜群为首建成“邵东市清云大戏台”。
2019年4月,“邵东祁剧”成功申报为邵阳市第四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
邵东的祖辈们为我们留下了绚丽多姿的文化遗产,这些文化遗产便是我们的根脉,我们每一位生长在这块文化土壤中的邵东人,都有义务和责任去守护它,并世代传承。朋友们,让我们共同努力,守护我们的精神家园,传承我们的文化根脉,让非物质文化遗产之花在新时代绽放出更加绚丽的光彩。
想要了解更多,欢迎亲临现场!